1 胶合板模板应用概况 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速度、造价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的模板材料 ,传统上使用木模板、砖胎模和土胎模 ;进入七十年代 ,有了钢模板、工程塑料模板和玻璃钢模板 ;八十年代以来 ,多层、高层住宅建筑物成为我国基本建设的主项 ,在少用或不用普通粘土砖和抗震要求的总形势下 ,现浇混凝土墙体越来越多 ,大模板技术也成为采用的主导工艺 ,特别适合制作大型模板的胶合板模板随之异军突起 ,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深受欢迎的现浇结构理想的模板材料。 胶合板模板具有幅面大、拼缝少、自重轻、易加工、整体刚度好、浇筑成的混凝土表面平滑、可多次反复使用等特点 ,在操作使用、保养维修和价格性能比等方面远较其它材料性能优越 ,可大大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国家科委和建设部于 1 989~ 1 993年 ,结合实际工程连续召开了五次胶合板模板技术交流和推广应用大会 ,并将其列为国家“八五”期间重点推广的科技项目 ,从而将胶合板模板的加工制作和使用管理技术水平推到了高峰。 2 胶合板模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产品规格单一、加工精度不足 目前建筑施工中 ,大模板技术仍是采用的主导工艺 ,尤其是大块和中型板拼装的大模板 ,这种模板以模数化 (建筑基本模数为 1 0 0mm)进行设计组拼并兼用小块补板 ,通用性较大 ,适用性较强。作为与之相配套的胶合板模板 ,通常其幅面尺寸应采用模数制 ,施工单位可直接使用 ,而我国现有的胶合板模板的幅面尺寸仍以英制为基础 ,如 3"× 6"和 4"× 8" ,采用国际单位制 ,约为 91 5mm× 1 83 0mm和 1 2 2 0mm×2 440mm ,这样的产品规格 ,既浪费了资源 ,又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 ,胶合板模板厚度公差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一大要素。通常 ,厚度公差在± 0 5mm以内的模板 ,浇筑出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较好。目前 ,国产胶合板模板的厚度公差大部分在± 1 0mm左右 ,不能很好地满足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要求。 2 2 产品品种单一 ,新产品开发不力胶合板作为模板使用 ,在国内已有二十年时间 ,原先使用的胶合板均为进口产品 ,各种规格较齐全 ,板的四周用合成树脂封边 ,板面用浸渍纸覆面或有树脂面膜 ,耐磨性能好 ,周转使用次数高 ,可达 50~ 2 0 0次 ,但价格较昂贵。近十几年来 ,国产胶合板模板与国外产品相比显得极为单调 ,产品档次低 ,大多数为素面 ,周转使用次数仅 1 0次左右 ,甚至更低。新产品开发力量薄弱 ,无法根据混凝土表面不同装饰要求提供各种不同功能的模板材料。 2 3 使用和维护不当 ,影响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胶合板模板适宜制作大型的模板体系 ,它是体积庞大的施工机具 ,它的使用和维护往往因其庞大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在安装、浇捣混凝土、拆除和吊运等施工过程中用钢橇棍撬、振捣器通过振动模板捣实混凝土 ,用钢丝绳绑扎模板吊运、对受损伤的模板没有进行维护等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胶合板模板的周转次数 ,影响到施工成本 ,模板受损伤还会影响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和观感质量。 3 对策与建议 3 1 加大胶合板模板功能开发力度随着建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建筑物装饰艺术效果的要求 ,模板不能只是满足混凝土成型的工具 ,还应增加其他使用功能 ,如为了减少湿作业 ,要求模板质量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为了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效果 ,要求模板能塑造出装饰混凝土的效果等等。因此必须加大模板研究方面的工作力度 ,进一步提高覆膜胶合板模板质量 ,开发曲面胶合板模板 ,带有艺术图案的衬模等有特色的模板材料。增加胶合板模板的幅面规格 ,按模数制组织胶合板模板的加工制作。 3 2 科学使用和维护胶合板模板 3 2 1 每次浇筑混凝土之前 ,应在胶合板模板板面涂刷高效脱模剂。 3 2 2 浇筑振捣混凝土时 ,不能在板面上翻拌混凝土 ,以免磨损板面 ;振捣器不能直接碰撞胶合板模板 , 避免撞损板面 ,或使胶合板模板变形。 3 2 3 拆模时不得用钢橇棍撬开 ,保护好胶合板模板边角和混凝土边角 ;拆下的胶合板模板要轻拿轻放 ,及时清理后备用。 3 2 4 经常检查胶合板模板内外有否损坏 ,如发现损坏 ,应及时修补。 3 2 5 胶合板模板的四周建议包薄铁皮以防边角分层 ,在板缝外贴厚胶纸条 ,安装时尽可能少用钉子固定。 3 3 加强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和胶合板模板生产企业都要积极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建立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按照ISO -90 0 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及其他国际通行的先进管理标准 ,结合企业实际 ,加强企业管理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厂长 (经理 )要负责组织制订企业质量管理目标 ,组织建立企业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 ,以达到质量水平稳定提高的目的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